7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国际机场。26岁的中国单板滑雪运动员张嘉豪推着载有黄色雪板包和简单行李的推车,身影逐渐淹没在办理登机手续的人群中。(智利大使馆)
当天,张嘉豪结束了在智利为期两个多月的训练、比赛,再度孤身上路,继续自己争取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资格的征程,奔向他的下一个目的地——瑞士。
8月15日,张嘉豪独自经历40多个小时的旅行抵达“天涯之国”智利时,刚刚经历过心情的“过山车”。
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他为了实现在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上获得2022年冬奥会参赛资格的梦想,申请到阿根廷的签证,准备参加在那里举办的国际雪联积分赛。
然而,出发前,一通来自阿根廷驻华使馆的电话宛如“晴天霹雳”,他被告知签证因疫情取消,心情顿时跌至谷底。
然而没想到的是,事情第二天迎来转机,他获得了“封国”状态下的智利的特别入境许可,虽然当时因降雪量太少,智利的国际雪联积分赛是否举办仍有不确定性,长途旅行的高额费用、疫情风险和10天的强制隔离摆在面前,他仍毅然选择一个人出发。
17岁才初识滑雪,以26岁“高龄”冲击冬奥会参赛资格,张嘉豪深知前路充满艰险。“如果我受伤了,那么结束,句号;如果在疫情下感染了,那么也结束了;如果签证没拿到,也结束。任何一个条件都能给我‘判死刑’。
”当然,还得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张嘉豪总觉得,痴迷滑雪的自己在冲击冬奥梦想过程中一直在悬崖边徘徊,没有放松的资本,“心情每天都是焦虑的”。
所幸“自助者,天助之”。圣地亚哥的10天隔离期间,连日天降大雪,赛事得以顺利举办。
张嘉豪结束隔离第一件事就是租了车直奔安第斯山间的滑雪场开始训练,于9月8日、9日一举拿下国际雪联FIS系列积分赛智利站比赛暨智利滑雪锦标赛1金1银2铜4块奖牌,获得了相应的积分。
随着智利天气逐渐回暖,首都附近的雪场陆续关闭,张嘉豪驾手动挡车一路向南,开始他的“追雪之旅”。这辆车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行驶里程超过7000公里,不熟悉手动挡汽车驾驶的张嘉豪自称后来竟也练到了“行云流水”的境界。
“追雪之旅”的终点在南方阿劳卡尼亚大区的普孔。比赛结束后,考虑普孔疫情较首都缓和、住宿便宜,也能找到方便的健身房,张嘉豪就选择在这里继续进行体能训练,等待下一站赴欧洲参加比赛的签证。
在这里,他住在一家民宿的二层,狭窄的楼梯上去,卧室里仅容下一张床、一个简单的置物架和一台使用煤气罐的取暖炉,洗手间和厨房客厅都是公用的。对于简陋的居住条件,张嘉豪并不以为苦。他说:“我是觉得没必要花这钱,把钱都花在刀刃上,用钱的地儿太多了。”
就在普孔小住期间,一则关于张嘉豪的短视频《一个人的冬奥梦》在抖音上火了。张嘉豪从面包师到滑雪运动员的华丽转身、“没有感情的滑雪机器”的做派和他执着追梦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
当同胞后来在圣地亚哥的中餐馆认出他,认真地说也想学习滑雪时,张嘉豪很高兴自己的经历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接受众多媒体的采访稍稍帮他转移了一下孤独感和签证手续迟迟未完成的焦虑。他每天继续进行三四个小时的体能训练,集中精力应对纷繁的事务和筹划行程,因为“还有很多困难,还有很多路要走,因为最终的目标是参加奥运会,能够获取参赛资格”。
他说,自己绝不放弃一点点希望。
压哨球,是指篮球比赛中最后时刻得分,张嘉豪用这个词形容自己的追梦之旅屡屡命悬一线,步步惊心,又在最后关键时刻化险为夷,排除了困难。他深信,自己走到今天,跟运气、坚韧、信念感都分不开。
张嘉豪说:“重要的是,(参加冬奥会)这个目标能激励我有这么强大的动力,能带我走这么远的路,这就是我理解的奥运精神。”
对单板滑雪这项运动,张嘉豪充满感恩。他说:“单板滑雪改变了我的一生,我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第一次看到大海都是因为滑雪,如果没有滑雪,我可能是另外一种人生。非常感激能找到热爱的东西,能找到心中这份信念。”
张嘉豪接受采访时,还曾反复提及让他印象深刻、令他感同身受的一句电影台词。电影《飞驰人生》主人公谈到竞技体育制胜绝招时说:“绝招只有两个字,奉献。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
他说:“也许,最后我到底能不能站上冬奥会的出发台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十年后我回头看今天,我有这个理想,我对这件事是全力以赴地去做了,我不会后悔,即使我没能成功,我能拿着我失败的经历去帮助那些有梦想的人,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虽说是单骑走天涯,自己做饭、开车、打理日常生活,语言不通也只能靠翻译机,自己担任自己的领队、教练、队医、体能教练,但是智利雪友的陪伴、中国驻智利大使牛清报的亲切会见和勉励,数不清的网友的祝福让张嘉豪在7日挥别智利时在朋友圈里写道,“从来没觉得是一个人!”